- Copyright ? 2019 新疆博隆拍賣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解放北路90號天際大廈1508號
- 電話:0991-2333409 2336771

來源: 水墨疏窗
在北京收藏界,曾流傳這么一個段子,說一名東北王老漢因為家里缺錢急用,抱著傳家藏品北宋詩人兼畫家張先所畫的《十詠圖》,到北京某文物單位希望以人民幣800萬元的價格轉讓。
結果被某專家鑒定為贗品,氣得東北王老漢轉頭就離開。
事后這幅《十詠圖》出現在北京某場拍賣會上,經過文化藝術品收藏單位多輪拍價,最終故宮博物院以高達1980萬的價格拍下收藏。
毫無疑問,這幅《十詠圖》應該是真跡。那么問題來了,這幅畫真的能值這個價么?為什么會有專家鑒定為贗品?
收藏界里的故事真真假假容易讓人眼花繚亂,許多事情并非流傳的故事或段子那樣。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下曾經發(fā)生在北京藏品拍賣轟動一時的有關《十詠圖》真事。
國之珍品——十詠圖
《十詠圖》,是張先在八十多歲時創(chuàng)作的絹本設色畫,作品反映了1046年北宋吳興太守馬太卿會六老于南園的生活事件寫照。該畫作具有很高的地方歷史人文價值,是現存唯一北宋時期文化及人物活動的第一手資料。
畫中有樓閣亭軒回欄曲折;有花草掩映,庭鶴長立;有人物對弈攜琴、童仆伴侍等等。畫前有乾隆手書“誦芬寫妙”,畫中和畫尾有諸位名家題跋;另有南宋賈似道、嘉慶及溥儀等人加印,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收藏價值。
《十詠圖》在清朝被北京宮廷內府收藏。清朝滅亡后,溥儀將《十詠圖》偷運到長春偽滿皇宮。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偽滿政權留守的士兵洗劫了其中藏品,《十詠圖》也因此失了蹤影音訊。
瑰寶重現,激起藏界風云
1995年,《十詠圖》重現江湖,引發(fā)了收藏界的追捧風云。
根據陳東升《一槌定音:我與嘉德二十年》書中回憶,當時有一個來自東北的王姓老漢前來委托北京嘉德拍賣公司拍賣藏品,王老漢自稱祖上是溥儀的衛(wèi)隊長,有一些藏品需要拍賣。其中就出現了《十詠圖》照片。
王老漢后來又找到當時的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總經理秦公。秦公見到《十詠圖》實物,大感驚嘆。通過查閱許多資料與實物仔細對照,確信這幅《十詠圖》為張先真跡。
為了能使這無價之寶不再流落民間,秦公希望王老漢能將《十詠圖》留在北京。
王老漢說既然是真跡,表示可以按800萬元價格現款轉讓給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翰海公司一時湊不齊這筆現金,秦公提議王老漢可以委托翰海公司進行拍賣,保證拍賣所得要遠高于800萬元。
秦公一通胸脯狂拍,讓王老漢既動心又擔心。
為了使王老漢肯將畫留下,秦公總經理以個人名義向王老漢提供了200萬的現款擔保金。王老漢總算答應將畫留下、并委托通過翰海公司進行拍賣。
瀚海公司將公開拍賣《十詠圖》消息迅速引發(fā)收藏界的廣泛關注,同樣也驚動相關高層方面的重視。
為慎重起見,時任文物鑒定委員會的主任,啟功先生召集了多位文物鑒定權威人士,對這幅《十詠圖》進行再次鑒定,結論是真跡無疑,無價之寶;重金購回:值得!
專家認定贗品?純屬子烏虛有
北京收藏界曾流傳一個傳聞:說東北王老漢帶著《十詠圖》到北京找專家鑒定,結果專家鑒定結果是贗品,只值1萬元。只不過是杜撰的段子而已,純屬子烏虛有。
《十詠圖》上不僅有陳振孫、鮮于樞等名家的題跋,還有賈似道、乾隆、嘉慶及溥儀的收藏印章。沖著這些收藏名家的印章,書畫鑒定者也不敢貿然斷定為贗品。
事實上完整臨摹整幅畫卷、再配上各位名家的題跋及印章,并不容易。即使是一般臨摹本,價值遠不止一萬元。
所以說,所謂的專家鑒定結果是贗品、只值1萬元的說法,只是搞笑段子,并非事實。整件事情發(fā)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專家受社會普遍尊重,沒有人會用編段子的手法去取笑專家,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流言傳聞呢。
根據《一槌定音:我與嘉德二十年》中的說法,當王老漢找到嘉德公司時,當時公司專家們正著忙著做大買賣項目,對魚龍混雜的“東北貨”興趣不是很大,而當時負責接待王老漢的工作人員入行沒多少年頭,也不能給予明確的回復。
當時王老漢只是帶來了一張《十詠圖》照片,所以對實物真跡的鑒定尚未發(fā)生。顯然,嘉德公司員工對王老漢到來沒有想象中的熱情。這肯定讓王老漢有所抱怨:自己興沖沖來嘉德,但嘉德的工作人員有眼不識金鑲玉,讓自己吃了一個不冷不熱的閉門羹。
俗話說得好:從村東頭張三死了羊 傳到村西頭變成李四死了娘?;蛟S王老漢最初的抱怨話,被業(yè)內人士添油加醋、以訛傳訛,結果就成了什么專家把真跡認定贗品開價只有一萬的烏龍故事吧。
1980萬元!刷新拍賣天價
根據權威鑒定結果和意見,國家文物局同意通過競拍,形成國寶實際的市場交易價,同時要求投拍人只能限于境內博物館及國有事業(yè)單位,以防國寶外流或再次失蹤。
1995年10月3號,《十詠圖》專賣拍賣會如期舉行。
拍賣大廳八百座席人滿盈堂,連走廊里都是人。其中既有故宮博物院的領導、還有省市博物館及文化國企的競拍者。
拍賣從上午九點開始,《十詠圖》以600萬元起拍。
通過幾輪舉牌,競拍者發(fā)現,故宮博物院屢屢舉牌、不甘人后,明顯志在必得,于是席間就有人感嘆:都別爭了,還是讓它回歸故宮吧。
于是其他競拍者不再繼續(xù)加價,故宮博物院最終舉牌1800萬元,拍賣師宣布成交。
1800萬元的拍賣成交價,再加10%的傭金,《十詠圖》市場交易價最終鎖定1980萬元,刷新了當時的書畫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
有人戲稱,如果不是看在故宮博物院的面子上,拍賣價過億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可見《十詠圖》收藏價值屬于天花板級別的。
從偷運出故宮,到長春偽滿皇宮流落民間,最終在新中國重歸故宮,前后五十多年,《十詠圖》見證了整個中華民族經歷的磨難和重新復興。